2017/11/07

〈讀樂〉被討厭的勇氣 ~~ 不糾結過去,不奢盼未來,只認真於每個當下




  • PriCe : NT. 300
  • PubLisH Date : 2014/10/30
  • 博客來線上購:點此購買


曾經佔據暢銷排行榜上的 "被討厭的勇氣",這本書被我束諸高閣已久,當時只是想說這麼火紅,幾乎很多人隨口都會扯上這本書,便想買來讀讀看。可惜的是,我閱讀的速度大概跟烏龜一樣迅速 (放心 ~ 絕對不是忍者龜),而且待讀清單實在太多了,因而一再往後推遲,最後竟然連二部曲都推出了 (出版日期:2016/11/01),就更意興闌珊啦 ... 

後來因為跟朋友聊天提起,方才回想起書架上擺了這麼一本書,既然出借,自然是自個兒得先讀完才好,方才重拾這本被不少人誤解的心理學書,或者該說是哲學類書吧?

本書的中心思想基植於心理學家 "阿德勒" 的個體心理學,以對話形式淺白的介紹阿德勒學派如何引導人邁向幸福,這其中動心起念的關鍵在於 "只要想改變就能改變" (有心就有力 ~),而是否肯改變就需要 "勇氣+決心"。而書名 "被討厭的勇氣" .... 真的只是阿德勒學派中的一個小環節而已,並不是要讀者主動挑起旁人厭惡自己的情緒,而是以 "課題分離" 作為方法,從 "獲取別人認同" 的桎梏裡超脫出來。

網路上盛行說法是,事情分為三種:自己的事、別人的事、老天的事,而 "課題分離" 就是要讓我們明辨一件事情究竟是屬於哪一種,然後做好自己的事,不去管別人的事。通常有不少人會企圖操控別人,也就是把別人的事當作自己的事,阿德勒學派稱之 "介入",往往被介入者順從操控是希望獲得介入者的認同,這時,對!你就需要 "被討厭的勇氣" 來改變這一窘境嚕 ~~~ 你想想,是不是不聽話的孩子比較容易被討厭呢?不過要說清的是,阿德勒還是認為一個人要把自己的份內事做好,絕對不是什麼放縱主義者,因為在阿德勒的思想架構下,還有一個無窮大我的 "社會意識" 存在!還要 "貢獻他人" 來建立歸屬感,若是被每個人都討厭,哪來的歸屬感呢?


到底阿德勒的思想在說什麼呢?
  • 客隨主變:客觀存在 (客) 會因 (隨) 個人主觀的解釋 (主),而賦予不同的意義 (變),好比終年定溫的井水,卻給人夏涼冬暖的錯覺。這是目的論的核心價值,有別於因果宿命論,所以過去是沒有意義的,過去可能只是一種開脫、不想改變的藉口而已。
  • 人的行動,並非受制於過去的原因,而是朝向自己決定好的目的而為,例如收放自如的憤怒情緒。無論之前你的人生如何,那對你的將來毫無影響,而切除兩者關連性的要點,就是改變的勇氣與決心。
  • 人的煩惱全都來自人際關係,這裡的人際關係並不局限於實際上存在的人倫關係,也包括那個想像中的模範榜樣。
  • 自卑感是追求卓越的良藥,而健全的自卑感是跟自己競賽,而非與他人攀比。
  • 懂得課題分離,就能免除過度期待,也就不必尋求認同;而課題的主體,是直接承接、承受因果的那個人。想要獲得自由,先覺就是懂得課題分離,不要害怕被討厭,但這冰非獨善其身,亦非蠻不講理,只是單純的課題分離。
  • 課題分離的終點是社會意識 (包括全宇宙、無生物等等),尋求來自歸屬感的幸福,透過放棄對自己的執著,轉換成對他人的關心。
  • 教育不採用縱向 (上對下) 的賞罰,不給評價、不介入,而是採用橫向關係的鼓勵。
  • 阿德勒心理學的目標:
    行動面 ─ 自立、能與社會和諧生活
    支援行動面的心理面 ─ 我是有能力的、人人都是我的夥伴
    要達成 "自立"及"我是有能力的",需要 "自我接納",採用存在層級的自我接納,而非行動層級。
    要達成 "能與社會和諧生活"及"人人都是我的夥伴",則需要 "信任他人"與"貢獻他人",
  • 專注在每個當下,不去奢望未來,才能好好生活。


所以,我們應該不難發現,阿德勒學派的歸途依舊是希望個人能夠安身立命於社會之中 (社會意識的歸屬感,並非指單一的某個特定群體),因此當然不可能被每個人所討厭啊 ~~~ 甚至故意惹惱 everybody,當初真的不曉得怎麼會把這本書命名為 "被討厭的勇氣" 呢?!私心覺得譯為 "改變,從勇氣開始" 會比較貼切,但 ... 應該就不會如此暢銷了 XD。

不過,我們必須知道的是,社會百態眾說紛紜,每一種流派都只能解釋部分的社會現象而已,但阿德勒採用的目的論真的很鼓舞人心,因為過去其實是絲毫不起作用的,除非你自願讓過去糾纏著你,而未來依舊虛無縹緲,只要專注於每個當下,要怎麼收穫就怎麼栽,終能積累成心之所嚮的未來 :) ~




~~~~~~ 延伸閱讀 ~~~~~~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