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/04/06

〈臺北 ‧ 捷運劍潭站〉ACME|Cafe Bar & Restaurant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~~ 以雅致簡約風味,來感受生活美好

 





早午餐一詞,由原先假日晚起導致早餐、午餐被迫一次性解決,演變至今成為一種慢生活哲學的代名詞,也因此越來越講究儀式感與氛圍感,餐點的健康美味固然重要,卻僅是最基本的訴求而已,更多的是對燈光美、氣氛佳的視覺感受追求,而發跡自西門町的 ACME 在進駐北藝中心後,更精準詮釋了如此定義下的早午餐一詞。

除了 2022 年插旗北藝中心外,其實 ACME 的拓點不算少,舉凡臺中勤美術館、臺北市立美術館都可瞥見其身影,無論是早午餐型態,抑或咖啡館形式,甚至是純粹的策展空間,皆能感受到 ACME 對於美好生活無止盡的探求與追尋,也因此在踏入 ACME 的第一眼當下,視覺感官便被取悅了,心情也隨之愜意輕鬆了起來,很是神奇。

印象中,ACME 要想臨時訂位是有難度的,即便如今已邁入開業以來的第 4 年,熱度依舊未減,不過這次剛好要來北藝中心欣賞神韻,所以早早一週前就訂好了位 (inline 目前只開放 7 日前的訂位),後來想再來回味一番,硬是訂位皆滿,只好作罷。或許,美好正因稍縱即逝而格外令人珍惜,也因為難以企求而分外讓人著迷。



由於 ACME 就位於北藝中心的七樓
搭乘室外 2、3 號電梯直達
因此入口處 [右下] 就比較簡單一點

內裝以溫潤木質為主 [左],洋溢著北歐簡約風
廚房 [右上] 則完全採用開放式的,一眼望穿



一踏入內
就被曲面落地窗景之美所折服
坐擁絕佳採光,怎麼拍都好看




【山茶花拿鐵 [左] NT. 180】

上層奶泡相當綿密
咖奶比例掌握的恰到好處
風味糖漿的甜度也很適切
整體喝起來順口且濃淡得宜

====== 我是分隔線 ======

【每日湯 [右] NT. 250】

造訪當日為蕈菇濃湯
嘗來不止香濃可口而不膩
那滿溢、純粹的蕈菇味更是深深擄獲我的心

一旁佐的吐司切片塗抹些許橄欖油
烙上烤網紋後憑添一股誘人焦香
無論單吃或沾著湯吃都對味




【酪梨烤雞塔塔及大蒜藜麥飯 NT. 580 ~ 推】

去骨雞腿肉煎的外皮焦酥
肉質紮實且略具咬勁
細細咀嚼會越咬越香

藜麥飯則是令我感到驚艷的存在
台梗九號米煮的飽滿 Q 潤,口感絕佳
滋味上鹹中卻仍帶有討喜的甘口感
並藉酪梨增添滑順度

另補上源自大蒜的淡雅辛香
以及芝麻葉的微苦韻
是一道非常有層次感的美味主餐




【蒜奶炙烤筊白筍 NT. 320】

炙烤過後的筊白筍,嘗來特別清甜爽脆
搭配上鹹香的薄切薩拉米香腸、
濃稠乳化的蒜味酸奶醬、
以及些許核桃增添堅果香氣
巧妙交織出疏淡有致、風味飽滿的好滋味來

儘管這道菜餚感覺上在家也能輕鬆 DIY
然實際上卻勝在組合搭配的巧思上
或許這正是料理疊加發生 1+1>2 的魅力所在




【黑松露燉牛扁管麵 NT. 750 ~ 推】

 粗壯的扁管麵口感非常 al dente
每一根都沾附上飽滿的黑松露鮮明香氣
也由於呈短管狀,品嘗時仍可優雅享用
刨上大量帕馬森起司、些許黑胡椒提味
再佐以芝麻葉的辛香微苦
讓整體風味極富層次

至於牛肉則選用翼板部位
其軟嫩趨近菲力
切成小丁塊狀非常適合入口
同時省卻動刀之勞
實際吃起來相當柔軟且富蘊肉汁
好好吃 ~




【經典草莓無花果法式吐司 NT. 380】

才剛端上桌來
一股草莓獨有的清新香甜氣息便撲面而來
仔細一瞧,還伴有新鮮無花果及開心果碎
這紅紅綠綠的煞是好看

吐司部分也是狠角色
除了魚貫的柔嫩內裏外
外層好似加裹上薄脆的糖衣一般
所以毋庸淋上糖漿即帶有淡雅的甜感
但畢竟是甜點,淋上楓糖漿後幸福感倍增

最後別忘了再加抹上些許馬斯卡彭起司
那輕盈的淡鹹質感更能襯出吐司的輕柔甜美





~~~~~~ 延伸閱讀 ~~~~~~

〈臺北 ‧ 捷運忠孝新生站〉GinGin Coffee Company 忠孝本店 ~~ 以設計傢俱形塑絕佳氛圍,用精湛食飲讓人流連忘返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