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AdD : 台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二段 21 巷 24 號 1 樓 [自捷運松江南京站 1 號出口步行,約 7 分鐘可抵]
- TeL : 0960 - 764116
- BuSiNESs hOur : Am 10:30 ~ Pm 21:00 [~ Pm 20:30 On Sat;週日公休]
- SoCiaL MeDia : FB
- P.s : 只收現金、免服務費、冷氣開放
仔細回想起來,我個人對於泰式料理的啟蒙,大多源自泰式餐廳的薰陶 (就是價高、精緻啦 ... :P),鮮少觸及平實的庶民小吃,這就好比品嘗台灣味老是去享用精緻台菜餐館那般,其實藏身於街頭巷尾的小吃攤,亦不乏臥虎藏龍、精采絕倫的狠角色,那麼就先從這家開業已達 40 年的老店 ─ "Kanokwan 老麵攤" 起手吧!
創始於 1985 年的 "Kanokwan 老麵攤",早已培養出一群死忠客群,又有 500 碗的推波助瀾,因此用餐尖峰時段需要大排長龍自是不可免的,也因此傳出分身疑雲 (註:依店家臉書表示,兩者自 2024 年 10 月起已無關聯)。而造訪當天是週六上午,我十點半不到即抵,現場已有 2 組客人同我一般在等待店家開店,閒聊之下,大家不約而同都是為了避開波濤洶湧的用餐人潮,才這麼早到;經過實測,大概中午 11 點左右前來都還能直接入座,提供給不想排隊久候的人參考。
實際品嘗起來,我覺得 "Kanokwan 老麵攤" 能夠歷久不衰,還真的是有兩把刷子,他們家的泰式小吃風味比較突出,下手調味銳利而不會僅止於輕柔帶過,相當有識別度。比較讓我感到新奇的是,這兒竟也提供台式小吃?!但總能隱隱然感受到幾分泰味融入其中,相當有意思,或許這就是所謂的 "美食有菜系之別,但好吃沒有國界"。
![]() |
菜單上以紅字書寫者會辣,且只能調整辣度 而黑字者辣度可以客製,甚至不辣 用餐模式為: 取菜單→點餐結帳取號→店外等候叫號 內用座位約莫 20 餘席 因此用餐尖峰時段會建議外帶,以避免久候 |
![]() |
【泰東北涼拌豬肉 NT. 190】 選用口感紮實的切片梅花肉作為料理主角 初嚐以酸甘滋味為主 辣感則徐徐溢現作為尾韻亮點 搭配一旁的生菜、生洋蔥齊享 倍添爽脆口感與清爽的感覺 |
![]() |
【炒粿條 (海鮮) NT. 205】 粿條面寬有著滑軟微彈的口感 醬色上的勻稱漂亮 滋味則是甘中透出些許淡鹹,不會過於呆板 並巧妙利用高麗菜梗、青江菜梗及蔥段的爽脆與菜汁 淡化厚重的調味,還蠻有巧思的 因而同時獲得我爹娘的美味認證 不嗜重口味的人在口味不調整下也能輕鬆享用 海鮮版本的粿條雖然價格較高卻很值得 3 尾蝦子肉質鮮甜緊實 身子部分已先去殼,僅餘頭尾部位未去 而花枝也蠻新鮮的,鮮甜度吃的出來 |
![]() |
【打拋豬肉飯 NT. 120】 豬肉末紮實不塞牙,味道很香 是會勾起人食慾的那種 於未調整的狀態下,辣度已來到中辣程度 不嗜辣者請留意 但這辣度與香氣卻是妥妥的白飯殺手呀 那醬汁風韻連帶也使平平無奇的荷包蛋 好吃程度翻倍 |
![]() |
【咖哩海鮮 NT. 405】 咖哩屬於水湯狀態,風味清新甘潤 還帶點引發食慾的微香辣 海鮮料為透抽及身子去殼的鮮蝦*5,鮮度蠻好的 搭上爽脆的洋蔥、彩椒與芹菜 風味上多了一股舒爽感 整份餐點最大的亮點,竟是濕滑的炒蛋 質地似蛋花般軟綿,卻又吸附飽滿咖哩風韻 每吃一口都在吸引著我更深入的吃第二口 |
![]() |
【高佬船湯 NT. 140】 深色湯頭看起來 ... 不甚誘人 但實際喝起來,味蕾會有種綻開之感,頗為開胃 最先感受到尖銳的甜,而後是解膩的酸 最終以微微香辣收尾 口口皆是如此跌宕起伏,很有戲 配料上包括偏乾硬的豬肝片、紮實不柴的豬肉片 以及柔嫩綿化的豬里肌塊、Q 彈肉香的小貢丸 輔以清甜脆口的高麗菜葉,用料豐富又實在 這道料理雖然口味偏重,但湯頭竟能讓我連飲N口 蠻適合於盛夏食欲不振之際享用 |
![]() |
【炸雞翅 NT. 130/6支 ~ 推】 略施薄粉經油炸後,那誘人香氣直逼人口水直流 表層乾爽酥口,內裏肉質猶保細嫩水潤之感,滿厲害的 沾點酸甘透微辣的佐醬齊享,更加涮嘴 但我更偏愛不佐醬料單吃方式,只因這雞翅本身夠新鮮 |
![]() |
【泰式炒手 NT. 90】 共有 6 顆渾圓飽滿又體碩的炒手 其豬肉內餡質地細緻,仍能感受到豬肉的鮮甜 與一旁調味用、能深刻感受肌理的豬肉燥 在口感上形成堆疊的差異感 又所謂的泰式 則是以清新甘酸的醬汁打底 再佐以碎花生增添香氣 另搭配高麗菜葉、豆芽 並以其咀嚼後四溢的清潤汁液 從而讓整體風味更加爽口幾分 |
![]() |
【皮蛋豆腐涼麵 NT. 70】 光看名字覺得蠻有創意的,不過味道其實想像得到 XD 就是皮蛋豆腐淋上清潤帶甜的醬油來拌麵 但凡是支持絞碎派者,定然會喜歡這款涼麵 況且皮蛋品質絕佳,還是帶有溏心的那種 而麵條夠粗,猶保滑 Q 的質感 但 ~~~ 適合經常來這兒用餐的人轉換口味用 若是刻意來訪的人,會建議點其他招牌料理 |
![]() |
【牛肉湯 NT. 130】 牛肉使用軟嫩的腱子部位 以薄片狀來呈現 不澀口、不塞牙,約莫六、七片之多 湯頭乍看之下會以為只是醬油基底 尾韻卻會回甘勾人更飲一口 細細體察還會透出中藥香氣與豆瓣感 儘管喝起來蠻重油的,但神奇的是不太過膩 或可歸功於高麗菜及豆芽菜的清潤 竟讓我忍不住一口接一口喝起來 這牛肉湯雖標榜台式 卻隱隱然飄散著泰味,蠻有戲的 |
![]() |
【椰子水 [左] NT. 60】 清甜爽潤,天熱消暑的最優解 比較特別的是 椰子水內還有細碎的天然椰仁肉 增添脆脆的咀嚼感,我喜歡 【羅望子汁 [中] NT. 60】 喝起來輕酸甘潤 前韻有點類似烏梅汁的 fu 是消暑解渴聖品 【泰式冰奶茶 [右] NT. 70】 跟其他店家在茶味上並無二致 但整體風味於前段上 感覺是以椰子水作為契子 引出其獨特魅力,這點還蠻特別的 |
~~~~~~ 延伸閱讀 ~~~~~~
※ 泰式料理
※ 鄰近美味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